校级科研平台简介一览(研究所)

作者:科研处 来源:科研处 时间:2025-10-11 16:56 点击:28次

一、建筑工程研究所

建筑工程研究所是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消防救援学院建设的校级科研机构,聚焦建筑技术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集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川东北地区城乡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所由高级工程师欧洋领衔,组建了含11名专职研究人员(含副教授/高工3人)及8名外聘专家的跨学科团队。重点开展六大特色方向研究: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服务“双碳”目标;

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推动数字化建造;

“平急两用”公共设施——提升城市韧性;

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城市水循环系统;

建筑维护加固技术——延长建筑寿命;

古建筑保护技术(碳纤维材料应用)——传承历史文脉。

团队成员具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曾主持完成西安奥林匹克花园、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目“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区医院”等重大工程,承担南充市社科“十四五”规划课题等科研项目。未来三年将重点突破绿色施工、智慧建造等关键技术,建设省内领先的建筑工程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研究所

汽车技术应用研究所是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智能制造学院的校级科研机构,对接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与成渝汽车产业集群,聚焦汽车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前沿,致力打造区域性汽车技术研发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研究所由朱永奎副教授领衔,组建了含1名博士、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13人核心团队,其中4人具备企业研发经验。重点开展七大方向研究: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突破电池管理、电驱控制等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仿真平台与实训装备;

汽车电子电气研发——改进零部件工艺与嵌入式系统;

材料表面处理——提升汽车零部件耐磨性能;

教学改革研究——推动课程体系对接产业变革;

技能竞赛技术——赋能实战型人才培养;

环保产品开发——服务绿色制造。

拥有汽车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等平台,将与南充37家汽配企业深度合作,三年建设期内将重点攻关智能网联技术应用、教仪设备升级等课题,力争建成省级汽车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成渝经济圈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与人才引擎。


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

高端装备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所是依托智能制造学院的校级科研机构,聚焦数控加工技术与高端装备研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服务川东北先进制造产业。

该所由高峰副教授领衔,13人核心团队含5名硕士,在数控加工领域成果显著,发表核心论文15篇,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如"湿式磨机衬板固定结构"专利)。

研究方向覆盖:

复杂构件高性能制造(材料形变控制、工艺优化);

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多轴数控技术、智能加工系统);

增材制造与复材成形(3D打印技术、复合材料检测);

高端装备精益设计(CAD/CAE仿真、能源装备研发)。

硬件基础雄厚,拥有三轴数控加工中心、铣床、车床等专业设备。三年建设期内将深化校企合作(年均开展科研项目10项),建成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开发项目式教学课程5门,培养"理论+实践"双优人才,力争成为川东北数控技术研发高地。


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是依托电子信息学院(高科产业学院)的校级科研机构。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致力于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革新、产教融合及决策科学化,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

该所由罗旋教授领衔,7名跨领域专家团队含2名教授、2名博士,承担省级教改重大项目3项,发表SCI/核心论文5篇,(如基于Hilbert-Huang的智能分析模型),获军队级科研奖项2项。

研究方向直击职教痛点:

大数据决策支持——优化教学路径,预测就业趋势;

AI赋能教学——开发虚拟实训、智能评估系统;

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职教国际化——对接全球教育创新资源。

研究所硬件基础完备,拥有大数据分析平台、AI计算平台及10台高性能工作站。三年建设期内计划建成千万级职教数据库,开发4项AI教学应用,提供智库报告,打造区域内领先的“政企校”协同创新平台,赋能职业教育现代化变革。


上一篇:

下一篇: